欢迎访问新知商讯

2025年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商业品牌 2023-06-23 创始人

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会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提升行动),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促进各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4.png

福建福州市台江区智慧体育公园占地约13000平方米,拥有室外智能健身房等多种健身设施,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需求。市民运动时现场扫码连接器材,可实时记录运动数据,并获得体测报告、运动处方、运动计划。图为民众在体验健身设施。 CNSPHOTO提供

推动城乡健身设施向“优”转变

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各地健身设施“有没有”问题得到逐步破解,健身场所数量大幅增加;健身设施“好不好”问题加快改善,健身设施质量稳步提升;体育场馆“开不开”问题得到有效应对,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在充分发挥效用、开展赛事活动等方面仍有短板,在服务时代发展、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据介绍,提升行动是顺应新时代群众健身新需求,以更好地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为突破,支撑带动其他方面全民健身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系统工作。提升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在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实现质量提升、服务提升、效益提升,牵引带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健身组织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工作。

提升行动明确,要统筹挖掘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资源,更好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特别是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扩大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供给;坚持开放发展、融合发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用好体育系统内外资源,统筹处理好健身设施建设与其他全民健身工作、健身设施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加大向基础薄弱区域和群众身边倾斜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效能。

为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提升行动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到2025年,与城乡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一个公共体育场,或田径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公共体育馆,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短板得到补齐,行政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进一步优化提升,健身步道、体育公园、户外运动设施等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大幅增加。以健身设施为依托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更加普及,公共健身设施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提升行动成为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品牌。

构建群众身边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升行动将通过“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四大行动,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提升健身设施质量、用好健身设施存量,多措并举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

提升行动提出,要加强适老化适儿化健身设施配置。各地新建的健身设施项目原则上应100%配置老年人和儿童健身设施。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新配建的健身器材中,适老化健身器材以及足球门、趣味投篮器、滑梯、秋千、跷跷板等适儿化健身器材数量合计占比应不少于50%。公共体育场馆应100%提供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健身活动场所。此外,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配建嵌入式健身设施,构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

推进智慧化健身设施建设。推广运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城市为重点,结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全国2000个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到2025年底前配建质量安全有保障、具备实时运动健身指导等功能的智能室外健身器材。推动3000个左右的公共体育场馆在2025年底前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以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为重点,引导支持建设智慧健身中心、装配式社区智能健身房。

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中心、基地、体校的健身设施以及运动康复等服务向社会开放,争取到2025年对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及相关服务的各级各类体校达到200所左右。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试点。同时,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完善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推进省、市两级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全面提高健身设施利用率。依托各类健身设施,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站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站。更好地发挥智能健身器材在开展线上体育比赛、科学健身指导、日常国民体质测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单个公共体育场馆原则上每年承接的运动技能、科学健身等公益性体育培训服务应不少于1000人次,社区运动会等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应不少于4场次,公益性体育讲座、展览及文化活动应不少于4场次,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应不少于4场次。

统筹多方资源为提升行动保驾护航

提升行动指出,实施提升行动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社区综合治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等意义重大,有利于从供给侧角度拓宽全民健身服务类型、丰富服务内容、均衡服务资源,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推动提升行动顺利开展?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同向发力,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督导力度,依托健身场地设施开展更多公益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在发挥各类资金使用效益方面,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督促各地按规定将公共健身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切实提升各类资金使用效益。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改善和加强对提升行动的金融服务。

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方面,对在提升行动实施中成绩突出的地区,国家体育总局将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评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全国群众体育典型案例评选等工作中予以倾斜。督促指导已获命名的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在提升行动中担负起“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

提升行动提出,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等助力提升行动。支持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运营公益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常态化组织第三方技术机构开展提升行动实施情况评估。加大符合提升行动要求的健身设施、健身器材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

此外,还将加大督导力度。对提升行动实施工作加强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分享和反馈通报制度,对问题突出、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并与先进典型推选等工作挂钩。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提升行动项目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类公共健身设施开放使用安全。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新知商讯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苏B2-20221286

苏ICP备2022030477号-4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